晋城拼团购房159群(158)
  • 浅浅: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
  • 雪花飘飘:好的呢。
  •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 英雄:我去看过,很齐全。
  •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 日记本:这个楼盘性价比高。
  • 回忆: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
  •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 蓝天: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
148人申请入群

晋城新战略:2017年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 2017-01-20 16:16:01

来源: 晋城在线

分类: 其他楼讯

1854次浏览


实体强,则经济强;实体兴,则百业兴。

2016年,晋城市实体经济与全国全省一样“亚历山大”,异常艰难: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盈利能力明显减弱、融资难融资贵依然突出……

面对压力和困难,晋城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出台了“2016·1533工业行动方案”,认真实施“销售收入增加奖励、龙头企业带动、项目投资到位、争取上级资金、企业融资上市、金融降低贷款利率”等9条扶持企业政策,实行“三个一”运行监测服务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全力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低位企稳、稳步向好的积极成效,实现了省委提出的“下半年好于上半年,今年好于去年,为明年进一步好转奠定坚实基础”的目标。

成绩来之不易,问题不容回避。实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特别是全市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仅为10.2户,低于全省的10.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居全省第9位,2016年比2015年减少19户;作为实体经济核心的制造业,我市只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5%,主营业收入仅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5%。

从中不难看出,晋城市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重中之重就是补短板,而补短板的关键是全力振兴实体经济。

在经济下行势头没有彻底扭转的情况下,如何在振兴实体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开发区改革创新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用好清洁能源为重点,向实体经济发力、聚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形成完整产业链 提高市场竞争力

园区建设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纵观苏州、无锡、宁波等南方经济发达城市,无一不在园区建设上搞得如火如荼、卓有成效。

近年来,晋城市相继上马了一批非资源类项目,规划建设了一批新兴工业园区,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煤层气产业开发利用的规模和水平全国领先,建瓷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效凸显,对晋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依靠这些产业和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远远不够,有的园区还只是蓝图,有的园区规模还不够大,有的园区则停留在单一项目上,横向配套、纵向延伸、分工合作、有机衔接的产品链和产业链远未形成。

如果说我们与沿海发达地区没有可比性,但和周边的焦作、新乡、洛阳等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这固然有产业结构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园区建设方面,人家已经将我们甩在了后面。这些年,河南各地大搞产业集聚区建设,在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使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有活力、最有竞争力、最有带动力的平台载体。

没有一套好的运行机制,加快园区开发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晋城市工业园区发展不可谓不早,但体制机制不顺、规划起点不高、土地运行模式单一等问题制约了园区的发展,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全省推动开发区二次改革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这对处于经济转型关键阶段的晋城来说尤为重要。“推动开发区二次创新创业,可以说抓住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晋城市商务粮食局局长李东升说,相比工业园区,开发区配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并有着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更能激发起各地的积极性和热情,也更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经过多年发展,晋城市工业园区已有了一定基础和规模。当前,推动开发区二次创新创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会议和晋城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创新管理机制,对标一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将开发区建设与园区建设相衔接,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科学编制“五规合一”规划,形成完整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为管理创新的急先锋、区域经济的顶梁柱和转型综改的主战场。

——按照“市一级集中建设国家级开发区、一县(市、区)一家省级开发区”的要求,对全市现有各类产业园区进行整合、改制、扩区、调规,关键在推进“放管服”改革、调整理顺开发区职能、创新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加快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运营模式,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做到清单之内依法规范履职,清单之外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集团在开发区落户。

——以园区提质行动和招商选资创新行动,推动国家级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改制、扩区、调规和推进各县(市)申报、设立省级开发区为战略突破口,对标国际、对标一流,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坚持把新上项目与园区建设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紧紧扭住“精准化”、“专业化”这个核心,聚焦六大产业,重点瞄准数字经济、装备制造、新兴潜力产业三大方向,持续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七大方面,以企业招商、项目招商、活动招商为主抓手,持续发力进行招商选资,确保园区面貌“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真正实现园区扩展国际化的目标。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新一轮开发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支撑实体经济的平台和载体会更优更强,必将汇集起全市转型升级的强大正能量。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瞄准高端突出特色 切实提高质量效益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关键是瞄准高端、突出特色,咬定实业不放松,切实提高质量和效益。

晋城市经信委主任王庆和认为,新兴产业具有市场前景好、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等特征,是推动全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就我市来说,要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六大工程”,按照“六个一批”的要求,积极对接“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培育光机电、高端智能化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瞄准高端突出特色,必须有具体的项目来支撑。今年,我市实施的十大转型项目就是最大的平台。我们要以“转型升级突破年”为总抓手,开展转型升级突破行动和科技人才引领行动,全力推进富士康光学相机模组项目、富士康纳米光机电高科技研发中心项目、富士康高技术玻璃项目、中船重工风电总装基地项目、清慧三期年产5000万件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结构件项目、中船激光再制造项目、山西迪威尼生物制造项目、国家量子协会大数据项目、晋钢铸造产业园项目和晋煤华昱煤电化循环工业园项目的实施,加快“晋城制造”向“晋城智造”转变,使其尽快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大任务就是降低困扰企业的用工、用能、用地、物流、融资、税费等高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推动供给结构优化,为实体经济注入内生动力。

近几年,晋城市从多方面降低企业负担,各企业也一再努力降低可控成本,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一些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题进展缓慢,企业负担依然很重。据介绍,全市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普遍在20%左右,一些小微企业高达25%以上,很多企业一年来辛辛苦苦赚来的利润被融资费用“吃”得干干净净,有的甚至出现亏空。由此可见一斑。

晋城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李斌认为,切实提高质量和效益,政府层面关键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将那些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高、突破价值大的权力取消或下放,通过改革和制度建设,优化环境,真正建立起降低企业成本的长效机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更应主动作为,大力开展精细化生产和对标管理,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积极从内部挖潜增效,压缩管理费用,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李斌说,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可以有效加快企业提档升级步伐。具体到我市,就是要围绕化工、陶瓷、纺织等产业,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种类。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走以质取胜、质量兴企的发展道路,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努力打造更多的“百年老店”和驰名企业。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依靠人才引领 加快成果转化

泫氏铸业是晋城市一家专业生产球墨铸铁供水管、建筑排水管及连接管件的民营企业。自成立以来,该公司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建成了全国唯一的铸铁排水管试验塔,并与国内10多所知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先后参与修改和制订排水管道国家标准3项,实施排水专业课题研发和测试5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从1998年开始,泫氏铸业创造了连续17年全国铸铁排水管产销量第一、产品营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大中城市80%的标志性建筑采用泫氏产品的行业奇迹。

泫氏铸业的发展经验再次表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唯创新,才能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

然而,在晋城像这样重视科技创新的企业数量并不多。受资源禀赋优势、煤炭“黄金期”和技术创新存在一定风险以及当前社会“山寨”风气盛行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崇尚“拿来主义”,热衷于“挖墙脚”“假合作”,习惯于模仿跟踪,缺乏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长远追求。

国际上一般认为,企业的R&D投入强度在2%能勉强维持生存,在5%以上才具有生命力。据统计,晋城市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左右,低水平研发经费投入,直接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制约着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可以看出对创新带动发展的深切期许。就我市目前情况而言,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产品多数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实体经济企业节能降耗形势严峻,资源环境压力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之举就是要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此,市委、市政府把大创新作为未来几年的“三大”发展思路之一。

如何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市经信委技术创新科科长李海鱼认为,一方面强化政府引导,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营造浓厚氛围,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创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起企业追求创新、自愿创新的积极性。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利用。

具体而言,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晋煤集团国家煤与煤层气共采重点实验室等骨干企业研发中心,要切实加快建设市级综合性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层气勘探开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催生产业变革。尤其在大型煤气化技术上力争取得新进展,着力解决全市“三高”煤的出路问题。李海鱼对此有深刻认识。

人才是研究开发活动的实施者。只有拥有了具备创造力的核心人才,企业才有开展自主创新的可能性。因此,要鼓励支持帮助企业引进一批、培养一批、选拔一批高技术人才充实到技术创新队伍中,给平台、给地位、给待遇,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形成梯次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为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智本”。当前,我们要通过引进富士康、美国德纳公司、中船重工等一批大公司、大集团的好项目、大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使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晋城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力争建成1至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或“星创天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总计达到45家;进一步加快推进晋城市科技研发基地项目建设。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晋城将是一片创新活力迸发的热土。

用好清洁能源——优化供给结构 提高综合效益

振兴实体经济,离不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晋城的优势在于煤和煤层气。优质无烟煤储量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煤层气储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全国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煤炭产业渡过了一段“寒冬期”,但我们也并不能就此认为“煤炭产业是夕阳产业、处于穷途末路”。我国能源储量“富煤、缺油、少气”的禀赋特性,决定了煤炭在一个较长周期内仍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足够的信心。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而言,对晋城来说,煤炭过去是、现在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然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和一笔宝贵财富,而决不是负担、决不是什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晋城,如果稳不住煤炭产业,就会青黄不接,乱了经济增长的‘阵脚’;只有扎实做好煤炭产业,才能稳住晋城经济‘大厦’的基本面。”市政府党组成员、市煤炭煤层气管理局局长田志军说。

晋城市煤层气产业历经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瓦斯抽采、输送、加工、运输、转化等全产业链模式,实现了煤层气的科学开采。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我们不能丢掉优势找优势。那样做,既不理智,更不现实。田志军说,晋城的煤层气和无烟煤都属绿色能源、清洁能源。当前,推动这两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要在绿色清洁高效利用上做足文章,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供给结构,切实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晋城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煤层气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抢抓省委、省政府深度开发煤层气的机遇,以沁水煤层气总部基地建设为统领,加快煤层气集输总站、国家煤层气质检中心、煤层气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瓦斯发电、煤层气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打造能源产业转型的升级版。要抓住国家加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整治力度的契机,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为抓手,发挥晋城无烟煤高热能、低排放的优势,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煤炭产业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相互嫁接,在煤炭深加工、精加工上做文章,突出提质量、拓市场、增效益,进一步保持并放大无烟煤优势。要积极推进煤电联盟,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大力发展有竞争优势的精细煤化工产业,加快推动晋煤集团高硫煤洁净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走出一条差异化、高端化的煤基化工发展路子。

全市地方煤矿企业今年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狠抓高效转化,大力推进煤炭洗选和提质加工,加快煤矿企业配套洗(选)煤厂建设,提高原煤入选比重,建设煤炭清洁储运体系,提高煤炭产品质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的原则,延伸煤炭上下游产业链,矿井瓦斯要做到以用促抽、以抽促用,煤泥水要全部进入水处理中心,循环利用,充分利用煤矸石、灰渣等生产建设材料,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净”,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在晋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晋城实体经济一定会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责任编辑: liangchunmei

团购报名

最新楼讯
楼盘导购更多>>
购房指南更多>>
小编推荐
订阅楼市楼讯